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11-30
上一期
下一期
高职教育与教学理论研究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示范建设综合成效评价研究
雷 霆a, 叶加冕b
2010, 26(6): 1-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1
摘要
(
2282
)
PDF
(1169KB) (
1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对新兴的高职教育改革 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结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际,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阐释并评价学校示范建设综合 成效,将有利于示范院校进一步理清发展、改革和管理的思路,为其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借鉴和参考。
伴随专业“走出去” 高职合作重东盟———昆明冶专“三四五六七” 国际合作新机制的创新探索
夏昌祥a, 徐宗碧b, 宋秀梅b
2010, 26(6): 5-8.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
摘要
(
1929
)
PDF
(989KB) (
1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 与经济衔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积极参与国际人力资源的培养,积极拓展 国际国内两个教育市场,实现内引外联,优势互补;要针对东盟国家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设一条 “双向互通”的培养体系,“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教育理念,增强实施“走出去” 战略的紧迫感,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学校国际化水平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类型特征及规格定位的思考
赵文亮a, 张丽华b
2010, 26(6): 9-1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3
摘要
(
2784
)
PDF
(986KB) (
14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应以系统化职业能力培养为第一目标,从类型上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从而成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同时也对高职高专教育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做好高 职人才类型中高专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拟确定表里一体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类 型和规格定位,以指导和检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设计,支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线性规划模型研究
张丽萍1a, 化存才2, 范国蓉1b
2010, 26(6): 13-18.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4
摘要
(
1918
)
PDF
(1009KB) (
15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一部分,也是高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照教育部相关 文件及一些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专业评估等级标准,并以调查为基础,建 立了两套专业评估目标为优秀与良好的线性规划模型。
基于局域网络的自主招生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光辉a, 张 耀b, 包爱民a, 邱鹏瑞c
2010, 26(6): 19-2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5
摘要
(
2069
)
PDF
(1184KB) (
1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传统的考试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计算机网络考试与传统纸质考 试模式相比具有更高的实用、安全和经济性,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针对高校自主招生进行考试系统设计与 实现的实践。
基于PDCA循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研究与探索
李宁芳, 毛小凰, 赵坤灿
2010, 26(6): 23-28.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6
摘要
(
2945
)
PDF
(2771KB) (
14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迅速发展但教学质量并未得到同步提升,于是引入一种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PDCA循环,运用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对高职院 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探索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建设
“123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周惠群, 杨晓杰, 宋丽瑛, 韩长菊, 朱 波, 张育才
2010, 26(6): 29-3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7
摘要
(
2354
)
PDF
(2141KB) (
13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123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1234” 工学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的内涵,构建了“三结合”课程体系,创新了“三层次”能力递进实训体系,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四双”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以冶金技术专业为例
2010, 26(6): 33-3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8
摘要
(
2540
)
PDF
(976KB) (
1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践的探讨,阐述了“四双”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及其对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义。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示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东明, 吕翠华, 徐宇飞, 李 明, 李云晋, 葛俊洁
2010, 26(6): 36-4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09
摘要
(
2169
)
PDF
(1204KB) (
1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探索和加快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昆明冶 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专业的示范建设工作为例,阐述了其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建设与改革、 实训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途径和方法。
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规范(标准) 研究———以昆明冶专为例
刘光伟
2010, 26(6): 41-4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0
摘要
(
2316
)
PDF
(1116KB) (
1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以后,创设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 条件,构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规范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章(规 范)可循。通过研究探讨,建立起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规范(标准)的构架,为编制详尽的高职高 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规范(标准)打下基础。
示范重点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
高红武, 李 然, 梁 红, 余良谋, 苏锡南, 徐 静
2010, 26(6): 46-49.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1
摘要
(
2640
)
PDF
(987KB) (
16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通过示范重点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定位,构建“单元教学+岗位实训”的 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教学规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施工 图”并组织教学;制定课程标准并改进原有的课程及教法,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通过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 培训,熟悉先进高职办学模式及职教经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动手能力,获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及上岗证书 等途径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示范建设资金建设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王雅丽
2010, 26(6): 50-5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2
摘要
(
2203
)
PDF
(985KB) (
14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教学是培育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工程地质勘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想,并对工程地质勘察专业职业核心能力达标项目 与测试要素进行了阐述,使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有据可依。
关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群建设的思考
张 龙a, 陈文湘b, 王 军a, 邓宇翔a
2010, 26(6): 54-5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3
摘要
(
2416
)
PDF
(985KB) (
1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群是以一个或多个办学设施齐全、师资实力强大、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带动若干有密切 联系的相关专业所组成的一个专业集群,而专业群建设就是要有效地形成这个专业集群的一系列资源整合活动。 专业群建设要以重点专业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核心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 教师团队,加强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学生学业、技能考核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群体系。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与实践
蔡中焕, 黄文辉
2010, 26(6): 58-6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4
摘要
(
2119
)
PDF
(993KB) (
14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建设的好坏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结合云南地缘经济特色,针对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特点, 紧紧围绕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了专业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重点从人才培养定位、实训师资队伍建 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提升专业建设和教学效果的思路,以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专题资源库建设探索
李 伟, 李晓桓, 潘宏斌
2010, 26(6): 63-6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5
摘要
(
2037
)
PDF
(1030KB) (
1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我校国家示范建设子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和专题资源库为背景,从建设思路、系统功 能、建设成效三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专题资源库的建设情况。
专业课程改革
以项目为导向的VB测绘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吕翠华a, 李 明a, 赵文亮b, 葛俊洁a, 曹 勇a
2010, 26(6): 66-7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6
摘要
(
2599
)
PDF
(1141KB) (
1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VB测绘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导向,从课 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设计、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工学结合模式下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徐宇飞, 张东明, 马 娟, 肖建虹, 张伟红
2010, 26(6): 71-7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7
摘要
(
2065
)
PDF
(1282KB) (
13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我校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运行模式下,以工程测量高级工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测量岗位职 业应用能力为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可 资借鉴的经验。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GIS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陈国平, 郭昆林, 王 敏, 葛俊洁, 曹 勇
2010, 26(6): 76-79.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8
摘要
(
2280
)
PDF
(1031KB) (
12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与行业专家座谈,确定了GIS专业的行动领域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设 计了GIS专业的学习领域,对GIS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构想,以适应项目教学的需要。
数字测图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
郭昆林, 陈国平, 太自刚, 葛俊洁, 王 敏, 曹 勇
2010, 26(6): 80-8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19
摘要
(
2330
)
PDF
(992KB) (
1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项目教学的概念出发,在数字测图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情 境、考核评价等,采用该方法进行教学,职业岗位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徐 静, 杨丽芳, 李 然, 余良谋, 王 琳
2010, 26(6): 85-8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0
摘要
(
2095
)
PDF
(1056KB) (
1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管理课程改革以企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基准,兼顾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分解 成七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以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灵活多 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体 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7123
基于工作过程的大气污染治理学习领域设计探讨
杨丽芳, 徐 静, 吴文彬, 王 琳, 梁 红, 李 然
2010, 26(6): 88-91.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1
摘要
(
2183
)
PDF
(1155KB) (
1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划分为基础,对其中 的大气污染治理学习领域进行描述,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最后以引导文教学法为例对某一学习情境进行引导 文设计。
氧化铝生产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
徐 征1, 陈利生1, 周怀敏2
2010, 26(6): 92-9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2
摘要
(
1933
)
PDF
(1186KB) (
14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仿真实训系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探讨了氧化铝生产仿 真实训系统的开发思路及途径,为冶金技术专业仿真实训技术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操作课程教学设计
韩长菊, 张育才, 梁 旗, 刘 萍
2010, 26(6): 95-99.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3
摘要
(
2270
)
PDF
(1203KB) (
14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水泥企业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工作岗位的要求,以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为主线,构建项目、任务化的课程体系。通过“三层次、四结合” 的教学模式,使基于工作过程的生料制备与 水泥制成操作课程体系得以顺利实施。
基于职业岗位群需求的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
陈智刚, 张 静, 朱鼎勋
2010, 26(6): 100-10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4
摘要
(
2329
)
PDF
(1106KB) (
1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改革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目标,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企业合作,从课程定 位、教学内容的组织、学习任务单元设计、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教学法在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武彦生
2010, 26(6): 104-10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5
摘要
(
2312
)
PDF
(983KB) (
1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项目教学法作为研究性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高职教育中强调的“做中学” 原则的贯彻方 式。采取项目教学法对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进行改革,教学围绕多种类型泵站的水泵选型和泵房设计,将知识点 分解讲授,最后又合成需要实现的项目。采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独 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理实结合运用的能力。
基于能力本位的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陈 俊, 杨普国, 刘成莉
2010, 26(6): 108-11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6
摘要
(
2013
)
PDF
(1308KB) (
1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目前数控技术应用的前景,分析了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能力本 位的课程模式,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论述如何应用能力本位来构建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课程模式,阐述了课 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对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方向。
高职高专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析
刘成莉, 陈 俊, 陶 敏, 谢 瑚, 万 玲
2010, 26(6): 113-11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7
摘要
(
1964
)
PDF
(1225KB) (
1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通信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前置课程。针对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入门难的特点,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改革目标、改革思路及改革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1+3教学法”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张 帆, 黄 玮, 陶 敏
2010, 26(6): 116-12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8
摘要
(
2123
)
PDF
(1156KB) (
1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及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根据电气自动化技 术专业的特征,介绍了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基础上提出的“1+3教学法”,并通过实例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 实施。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建设与探讨
汪国庆1a, 王 英1b, 黄劲峰1c, 徐克平2
2010, 26(6): 121-12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29
摘要
(
2316
)
PDF
(986KB) (
1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在多年的 教学中尽管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虚拟动画、实操视频等现代教育手段,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依然不尽人意,学生 对课程理论知识感到困惑,无主动学习的动力。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示范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课题组探求在教 学活动中采取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把班级分组,以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 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角色。通过实践,该课程的建设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公共课课程改革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
李志宏
2010, 26(6): 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0
摘要
(
1948
)
PDF
(987KB) (
18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结合实际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 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实现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教学的针 对性、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考
石嵩麟a, 李江云b, 罗丽娴c
2010, 26(6): 129-13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1
摘要
(
2393
)
PDF
(992KB) (
1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特点 和课程性质,转变教育观念与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魅力。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个较好地契合 和体现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较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教学效果,为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看英语教学改革发展
宋剑祥, 曾 娴, 王 猛, 张 洋
2010, 26(6): 134-13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2
摘要
(
2263
)
PDF
(986KB) (
1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立足高职英语教 学现状,着重对加快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
高职高专公共外语教学引入英语教育实习的探索
李华艳
2010, 26(6): 138-14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3
摘要
(
1865
)
PDF
(1082KB) (
1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高职高专学生很少体验到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倍感习得性无助,即无论怎么努 力都不能获取成功,因此普遍缺乏英语学习动机或兴趣。而常规的英语教学采用传统语法翻译法为主的大班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教学方法上入手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尝试引入英语教育实习活动。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左艳芳a, 李庆芹b, 吴武琴a
2010, 26(6): 143-14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
摘要
(
2317
)
PDF
(984KB) (
15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在“必需、够用” 原则下较好地完成高等数学教学的 任务,教师需要根据所教专业整合数学教学内容,应明确了解专业基础课与数学课知识点的衔接,培养学生的 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IT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晓桓, 李 伟, 朵云峰
2010, 26(6): 146-15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5
摘要
(
2045
)
PDF
(995KB) (
1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明冶专计算机信息学院在为期3年的全国高职示范院校建设中,针对示范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数据对IT产业现状进行了“两旺” 的 论述,同时也指出了现实存在的“两难”问题,叙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 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高职高专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分级建设———以昆明冶专物流专业群为例
邓永胜, 陈智刚, 秦江华, 王 滨
2010, 26(6): 151-15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6
摘要
(
2370
)
PDF
(1335KB) (
1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培养适合市 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大量精力投入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以高职高专物流专业为例,提出提升高职高专 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但要选择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而且要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行分级建设。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吕翠华, 张东明, 李 明, 李云晋, 太自刚
2010, 26(6): 155-159.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7
摘要
(
2253
)
PDF
(992KB) (
14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昆明冶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对实训基地建设原则、途径及内涵建设进 行了探讨,总结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鉴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昆明冶专为例
王淑雪a, 赵华明a, 张 勤b, 赵袁唯嘉c
2010, 26(6): 160-16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8
摘要
(
2207
)
PDF
(1020KB) (
1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以昆 明冶专为例,在分析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面 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国家示范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设备采购实践探讨
刘 伟, 陈子祥, 吴国强
2010, 26(6): 163-166.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39
摘要
(
1847
)
PDF
(984KB) (
1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昆明冶专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构想的任务描述,对设备采购做法的分析总结, 提出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采购工作要做到的六个到位和六个加强。
提高昆明冶专校内示范实训基地使用率的探讨
谭皓予a, 杨 蛟b, 段丽梅c
2010, 26(6): 167-17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0
摘要
(
2041
)
PDF
(992KB) (
15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示范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多数已初步建成,但仍存在着开放力度不够、准市场化运作效果不明 显、软硬件不配套、实训师资短缺、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没能充分发挥出示范院校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服务 社会发展的作用。以昆明冶专为例,通过对校内实训基地使用的分析,提出提高实训基地使用率应体现在开放 性上:努力把示范院校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科研、产品研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 务本校为主,与周边(高、中等)职业院校共享;向社会和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 品开发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孙余一, 黄 玮, 杨普国, 向丽萍
2010, 26(6): 171-17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1
摘要
(
2857
)
PDF
(976KB) (
16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昆明冶专电气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围绕该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的 建设。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改进,取得了一些成效。
产学合作研究
产学研合作应把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环节
夏昌祥
2010, 26(6): 174-176.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2
摘要
(
2436
)
PDF
(977KB) (
1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 必要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构建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 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发挥职教集团功能 实现校企互利双赢———昆明冶专工作实践与思考
杨 煌
2010, 26(6): 177-18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3
摘要
(
2304
)
PDF
(985KB) (
1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 新模式,高职院校依托职教集团这一平台,能够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对昆明冶专牵 头组建的云南冶金矿业职教集团的运行现状、取得成效、存在不足进行了概括,并对其进一步发展的相关问题 进行了探讨。
试论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多层次保障机制
梁 颖a, 谭红翔a, 徐 捷b, 郭金萍a
2010, 26(6): 181-18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4
摘要
(
2538
)
PDF
(977KB) (
15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使高职教育院校产学合作工作深入、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企业 四个层面的立体保障机制,才能解决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积极性不高、产学合作不够全面、深入等困扰我国高职 院校进行产学合作的主要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
从职业文化的视角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苏海莎
2010, 26(6): 184-18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5
摘要
(
2089
)
PDF
(985KB) (
1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更为明显的职业文化特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应当注重职 业文化建设。就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提出: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职业文 化素质,培养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职业文化氛围,系统规划就业指导课程等新 思路。
论高职示范院校跨越式发展与文化软实力打造———昆明冶专示范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庄 雷, 任婉玲
2010, 26(6): 188-191.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6
摘要
(
2092
)
PDF
(987KB) (
1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凸显高职教育的魅力,全国百所示范性建设院校的引领发展为高职教育 探索了积极、有效的建设途径。在基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就如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彰显自身软实力, 实现科学发展,以昆明冶专的示范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杨丽敏a, 王 鹏b
2010, 26(6): 192-19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7
摘要
(
2173
)
PDF
(979KB) (
14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期,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人文素质 教育和职业能力提升的关系。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 才,以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地位,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兼论昆明冶专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韩春秀, 张 泉
2010, 26(6): 195-198.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8
摘要
(
1956
)
PDF
(986KB) (
1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总结当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 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昆明冶专校园文化的建设思路。
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示范建设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昆明冶专为例
邹艳梅, 施卫新, 李小薇, 李开凤
2010, 26(6): 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49
摘要
(
2157
)
PDF
(986KB) (
15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国家示范院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师德建设,强化教师职业技能和双师素质的培养,重视青年骨干教师、加大专业带头 人的培养力度,进行海外培训,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优化“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人事分配和激励机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对高职高专教师职业能力内涵的研究
李晓桓, 潘宏斌, 李 伟
2010, 26(6): 203-206.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50
摘要
(
2239
)
PDF
(986KB) (
1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 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它具有能力品质的广泛性、职业岗位的变异性、技术技能的综合 性、个人活动的重要性、继续教育的终身性等主要特征,关键构成要素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论述了高职 高专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研究的意义,以及高职教师四个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 评价能力中前两个能力的内涵,这将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并起到积极 的作用。
示范院校教师境外培训的组织与实践———以昆明冶专为例
徐志凡a, 李庆芹b
2010, 26(6): 207-21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51
摘要
(
1728
)
PDF
(985KB) (
14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专业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学 校高度重视,并分批次开始实施。在实践中总结了境外培训组织管理经验,就如何实现教师境外培训目的,规 范有序地做好教师境外培训组织工作进行了论述。
高职高专双师队伍建设探析———以昆明冶专电气学院为例
黄 玮, 王 旭, 佟云峰
2010, 26(6): 211-21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0.06.052
摘要
(
2198
)
PDF
(986KB) (
1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必要性,阐述了“双师” 素质内涵,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双 师”标准,并通过对昆明冶专电气学院“双师”队伍建设成果的分析,剖析了高职“双师” 队伍建设的途径和 方法,提出了制度与管理在“双师”队伍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征稿简则
写作模板
版权协议
稿件评审单(自科)
友情链接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新闻出版署
核心期刊查询系统
中国记者网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知网
维普
万方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扫一扫,关注本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