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3-04
上一期
“双高计划”建设研究
“双高” 建设背景下优质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思考
李 萍
2021, 37(4): 1.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1
摘要
(
237
)
PDF
(1100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背景,探讨优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分析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建设的价值,提出科学建设专业群、健全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的建设策略。结合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背景,探讨优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分析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建设的价值,提出科学建设专业群、健全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的建设策略。
“双高计划” 背景下校企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刘 聪, 黄 卉, 王 旭, 马 磊, 林 友, 庄 洪
2021, 37(4): 5.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2
摘要
(
175
)
PDF
(1024KB) (
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是“双高计划” 实施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双高” 院校急
需建设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分析新时代“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 教师团队建设的
特点、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4项推进措施,旨在促进“双高”院校构建适应“双高计划”的新型校企专
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创新师资团队建设机制,形成高职教育与企业培养共同发展的运行模式。
冶金材料专业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报清a, 余宇楠b
2021, 37(4): 10.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3
摘要
(
160
)
PDF
(1156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冶金材料专业群通过“三方七步”工作路线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育人特色明显,校企合作效果显著,模式富有创新亮点。
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思政实践与探析
李瑛娟
2021, 37(4): 14.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4
摘要
(
214
)
PDF
(3262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无损检测技术的课程内容及特点,通过课程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无损检测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并进行顶层设计是落实课程思政最重要的举措;列举教学实践过程中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分别从学校和课程层面提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指出,将来课程教学需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时优化融入思政元素后的课程教学文件、更新教学方法、加速课程思政一体化教材建设力度、优化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考核等改进方向。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吴雄娟
2021, 37(4): 22.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5
摘要
(
143
)
PDF
(1015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语文的思政教育应遵循语文学科“以文育人” 的特色,立足文本开展教学。课前明确思政目标,精选文本构建专题;课堂教学借助文本,了解作家的精神与品格,运用讨论的方式品味文本,挖掘文本的思政内涵;课内外强化写作教学,鼓励并指导学生创作文本,由此把隐形的思政教育根植于显性的文本教学和创作中,逐步渗透,进而内化,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高校思政课在“三全育人” 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杨康贤, 马 慧
2021, 37(4): 26.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6
摘要
(
103
)
PDF
(1077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推动“三全育人”工作产生实效。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思想引领、内容引领、主体引领和方法引领作用,不仅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需要,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水平。
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思政课
王 雪
2021, 37(4): 31.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7
摘要
(
101
)
PDF
(1018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思政课缺乏对学生吸引力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进而提出从提高教学的内在吸引力、发挥思政课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及讲好思政课3个方面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对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如何突出思政课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出相应建议。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王 敏, 吴雄娟, 王琼华, 张才猛
2021, 37(4): 35.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8
摘要
(
110
)
PDF
(1026KB) (
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数学不仅传输数学学科知识,也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前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开展,需从发挥数学大师榜样力量、引入中国古典文化、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等渠道深度挖掘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其思考和动手能力,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准确把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等切入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加强高等数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手段齐头并进,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贯穿在整个学科教育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开展高等数
学课程思政的路径。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对策研究——以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例
朱玉芹1, 成求勇1, 吴 烨2
2021, 37(4): 41.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09
摘要
(
117
)
PDF
(1022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协调推进,对建成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西南边陲,受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起步晚、区域发展差异大、体制改革迟缓、教育和科学技术落后等综合因素制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脆弱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扶贫产业带动力等有效措施,能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振兴乡村;同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扶贫与“志智双扶”相结合,发挥地域优势促进产业振兴,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加强沿边开发开放,构建大扶贫格局。
农村光棍成因及治理机制研究
孔艳春1a, 苏为斌2, 杨雪琼1b
2021, 37(4): 46.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0
摘要
(
128
)
PDF
(1308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驻村扶贫点滇西南L县X村的光棍为研究对象,侧重个体精准性,强调个体因果性的特征,运用小数据分析该村光棍的贫困特征和生成原因,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索光棍内生动力激发机制。研究表明:农村光棍趋于年轻化,形势严峻;光棍成因受到外部资源匮乏的限制,又受到自身资源缺陷的制约,内外因相互影响,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探讨通过需求原理激发光棍群体的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治理机制,让光棍群体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社会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职教育与理论研究
放开往届生专升本限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价值研究
王彦敏, 姚志奇
2021, 37(4): 53.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1
摘要
(
237
)
PDF
(1022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升本比率逐年提高,导致企业用人需求得不到满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推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了重学历轻技能的不良社会氛围,损害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削弱了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的能力,最终将影响我国各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进程。提出通过放开往届毕业生报考全日制专升本的限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学历层次和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使高职毕业生能根据自身职业生涯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升本学历提升,进而有效构建我国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创新教育的体制性缺陷及对策研究
梁 旗
2021, 37(4): 57.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2
摘要
(
76
)
PDF
(1016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培育大量的高端创新人才已成为紧迫任务。分析古今中外一些创新人物及其成就,指出当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如创新能力培养年龄偏迟、自然教育不充分、大学教材缺乏对创新的启发等违反人才培养规律的弊端,提出接受创新教育的适宜年龄是少年时期,应加强和指导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大学教材应增加研发章节等改革措施。
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成果导向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伍惠娟
2021, 37(4): 62.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3
摘要
(
91
)
PDF
(1635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成果导向理论,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五单元KnowingYourself的课文B作为导入环节的快速阅读材料,课文A为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思本次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基于“互联网+” 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诊断与改进
訾永所a, 舒望皎a, 邱鹏瑞a, 蒋晓川b, 赵云薇a, 罗 玲a
2021, 37(4): 67.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4
摘要
(
102
)
PDF
(1093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云南省教育厅计算机基础教指委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的“3+X”模式设计,对云南省36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状况进行调研,以教学环节的操作系统部分、办公软件部分、附加教学平台、教学辅助软件、组织教学模式几大教学模块为主要内容,对各高校教材与教学模式情况进行逐项调查,分析、找出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育”新要求下存在的问题。以“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育”包容、共享、开放、互动的内涵建设为指导思想,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实施方案3个方面,提出诊断意见和改进措施。
包豪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姚志奇, 王彦敏, 金 丽
2021, 37(4): 71.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5
摘要
(
88
)
PDF
(1013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存在历史仅14年的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设计教育理念是工业时代设计教育的标杆。分析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对比主流设计教育体系布扎体系,认为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包豪斯仍在艺术设计及教育领域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挖掘其中蕴含的基因,可为当今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带来更多养料。
大教教心 以文化生——高职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创新性实践与研究
李玫谕
2021, 37(4): 75.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6
摘要
(
152
)
PDF
(1022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职教育特殊性,结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实践,对课程结构设计进行探索: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内涵,重点揭示精神文化的影响、发掘现代价值;循序演进课程结构六大模块,注重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有针对性地实现“哲思系统的升级”,用核心内容直击核心圈层,引导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正向提升。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吴明竞1, 莫超娜1, 王发云1, 夏幼明2
2021, 37(4): 80.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7
摘要
(
117
)
PDF
(102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化教学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对相应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已成为热点问题。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学方式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以学生、教师、督导和教学管理者等多元对象为评价主体,注重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过程的人性化评价理念,按照“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综合考虑学习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实施等诸多因素,设计评价体系、开展教学评价。
疫情期间网上授课的思考
韩长菊
2021, 37(4): 85.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8
摘要
(
120
)
PDF
(1105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为学校的线上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从平台、教师、学生和学校角度分析疫情期间网课的优势和不足:网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上课地点不受限制、教学模式灵活等;网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学习孤立感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网络卡顿,教师对授课平台不熟悉,备课压力大。疫情结束后,网课将成为教学的一种新常态模式,推动信息化教学进程,需要提高教育工作者对网课的认知。
教育教学管理
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谭雷姝
2021, 37(4): 90.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19
摘要
(
57
)
PDF
(1177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对高校财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调查法,搜集、分析大量资料,依据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非对称性、开放性的特征,着重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电子会计档案的可行性框架模型,以期对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大学生心理账户结构的调查与分析——以云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李 馨a, 余 燕b, 童晓茜a, 刘 莹a, 王晓亮a, 李 黎a
2021, 37(4): 94.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20
摘要
(
90
)
PDF
(1029KB) (
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账户研究较少。以昆明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账户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大学生心理账户结构。将调研结果与其他主要学者的理论进行比较,归纳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心理账户结构的共性和差异性,期待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消费心理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特色形成策略
余 燕
2021, 37(4): 99.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21
摘要
(
86
)
PDF
(1029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层面着力提升高校科研育人体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各环节的目标任务,阐述国内大学科研育人的主要观点,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科研育人存在的新情况,尝试运用战略管理工具分析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宏观环境,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双高计划”为发展指南、科研价值取向和科研育人平台与时俱进等工作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充分发挥鲜明特色,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杨照坤, 周 慧, 张馨文, 黄光融, 刘 铭, 唐陆明
2021, 37(4): 105.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22
摘要
(
81
)
PDF
(1009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现状出发,指出影响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不断创新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建后勤特色文化,坚持市场化与公益性相结合,改进后勤管理激励机制,注重后勤队伍建设等措施。
经济与管理研究
新零售背景下连锁企业经营分析与对策
魏 云
2021, 37(4): 109.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23
摘要
(
137
)
PDF
(1012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连锁经营刚刚起步,但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发展前景。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商机。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在新零售背景下,探讨营销动力与连锁经营发展两方面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围绕线上线下创新、店内外创新、服务创新等几方面提出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带一路” 背景下云南跨境物流联盟发展分析
唐克生a, 钱 民b
2021, 37(4): 113.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24
摘要
(
104
)
PDF
(1063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云南省尚未形成有效运行的跨境物流联盟。通过调研云南省跨境口岸及大型跨境物流企业得出:云南的跨境物流运作主要形式有成立境外分公司和跨境直通运输,存在的困难是境外节点和线路限制以及成本过高。组建跨境物流联盟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境内外物流企业缺乏合作意识、物流量不均衡以及缺乏各方认可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跨境物流联盟内部契约机制、信息平台、利益分配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云南的跨境物流联盟发展提出了对策。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平稳衔接中人待遇对策研究——以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例
邹娅玲a, 董 旭b, 姜 溪a, 魏维宽a
2021, 37(4): 117.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21.04.025
摘要
(
90
)
PDF
(1061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启动后,彻底改变了过去完全按照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金的模式。因此,准确、合理计发中人退休待遇是此次改革平稳推进的关键点。从我国养老保险的演进历程着手,聚焦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中人退休待遇的政策现状。通过对比改革前后中人退休待遇水平,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影响中人待遇水平的主要参数,并用样本数据测算出主要参数的合理数值区间,为平稳衔接中人退休待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征稿简则
写作模板
版权协议
稿件评审单(自科)
友情链接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新闻出版署
核心期刊查询系统
中国记者网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知网
维普
万方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扫一扫,关注本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