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0-14
上一期
下一期
“双高计划”建设研究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生学情分析——以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为例
黄 卉, 刘振楠, 邱 阳
2022, 38(5): 1.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1
摘要
(
22
)
PDF
(1219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以专业组群进行人才培养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有色冶金技术”专业群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专业满意度、学习态度、专业课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学情分析,以期通过掌握学生基本学习情况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有效基础支撑和思路。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长效机制与实施路径
杨彬楠
2022, 38(5): 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2
摘要
(
18
)
PDF
(1011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共青团建设的良好载体。通过阐释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内涵和模式,以云南“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双高计划”背景下云南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及实现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问题
曹起武
2022, 38(5): 11.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3
摘要
(
18
)
PDF
(1012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社会生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强调通过多种渠道扩宽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途径,而中高职衔接则是其中最常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同一区域内的中高职院校通过合作,围绕完善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街接精准度、提高课程街接科学性、加强师资互派流动性、提高招考渠道顺畅性等方面加强衔接,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朱慧敏, 于 恬, 袁立坚
2022, 38(5): 1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4
摘要
(
16
)
PDF
(1019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在职业本科的设立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结合企业职业能力需求对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进行了分析,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教育教学管理
“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与老挝职业教育实践样态与交流合作探索
李孟竹, 赵 岩
2022, 38(5): 2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5
摘要
(
14
)
PDF
(1039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和老挝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依托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平台论坛、语言专业等优势,呈现出多种实践样态,包括留学生交流互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企业联合办学、承接援老大项目、开办国门大学跨境培养、开设老挝语专业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云南与老挝职教合作的积极发展态势。同时双方合作还存在企业参与度低、合作深度有待提升、流动规模不对等、疫情影响大等挑战和困境。提出加深云南与老挝职业教育合作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老挝的沟通联系,借助政府平台,提高双方交流合作层次规模;加强调研实践,推进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打造留学云南合作品牌,提升滇老职教合作内涵: 携手同心抗疫,共克职教合作发展时艰等建议。以期树立起云南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示范作用,为中老命运共同体贡献云南职教力量。
云南高职院校面向“走出去”企业老挝语语言培训模式探究
刘婷林惠, 张 晖, 张 琳
2022, 38(5): 28.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6
摘要
(
17
)
PDF
(1102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签署,中老铁路已于2021年12 月3 日通车。这对云南各企业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中老经济飞速发展,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对企业部分技术型人才进行老挝语语言服务培训迫在眉睫。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双骨干培养老挝语培训班”为调研对象,分析和探究适合“走出去”企业职工的老挝语语言培训模式。
新时代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研究”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融媒体搭建
曹勇
2022, 38(5): 3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7
摘要
(
16
)
PDF
(1025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大学生是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人群。如何把握信息网络时代学校团委思想引领的特点和规律,推动学校团委宣传思想文化引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挑战。以昆明冶专团委“融媒体搭建”为例,从搭建与发展融媒体平台、打造各平台战略性产品、塑造融媒体特色工作品牌、利用好融媒体网络平台正确引导、做好舆论引导与监控、总结融媒体搭建经验提高工作效率6 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路径。
从生涯辅导视角浅析“00后”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丁青
2022, 38(5): 38.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8
摘要
(
34
)
PDF
(1020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生涯辅导应该以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为着眼点,将职业与个人价值融为一体。结合就业现状,针对“00 后”高职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表象,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并从生涯辅导的视角对如何做好“00 后”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三元六双一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宋 浩, 陈云川, 容 会, 韩迎春, 朵云峰
2022, 38(5): 4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09
摘要
(
28
)
PDF
(1219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实践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涵,形成了分工明确的校 -企-企“三元”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在学徒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双制定”,校企混编“双导师”,课程体系“双平台”,规章制度“双管理”,课程思政“双阵地”和毕业就业“双保险”等一系列举措,以岗-课 -赛 -证“一融通”为依据,提升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多方通过“三元六双一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基于现代商业流通视闯下数智商科专业群构建分析一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李亚斌, 童晓茜, 段丽梅, 庄 洪, 王庆春
2022, 38(5): 49.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0
摘要
(
17
)
PDF
(1565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下,我国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消费转型升级、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等特征的新时代。财经商贸大类下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急待改革与创新。分析了现代商业流通服务业背景下特色高水平数智商科专业群建设的构建,提出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组建逻辑和建设路径.有效促进专业群内5 个专业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可实现化的新模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与教学实施探讨——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
吴静
2022, 38(5): 5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1
摘要
(
13
)
PDF
(1090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业管理专业适宜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实现校企社的融合,帮助学徒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岗位工作技能并构建其换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方面,以课堂教学与项目实习联动、不同年级学徒联动实现教学实施的产学研融合。结合物业管理专业特点,落实“现代学徒制”核心内涵,切实提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青春健康教育体系”促进高职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李爱冰, 徐礼超, 苗绍峰
2022, 38(5): 60.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2
摘要
(
13
)
PDF
(1109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高职院校普遍开始重视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创新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思政观,遵循青少年青春心理发展与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积极开展青春健康育人工作,以“青春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寻找高职工科院校育人新途径。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青春健康教育”促进高职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进行实践探索,有效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教育、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
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一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珠宝鉴定与加工专业为例
栾雅春
2022, 38(5): 65.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3
摘要
(
17
)
PDF
(1511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岗课赛证创”融通模式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教融合机制下,珠宝鉴定与加工专业把基于工作岗位的素质、知识与技能教育,基于职业证书的“双证”教育,某于技能音赛的工匠精神培育,基于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作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探索与实践。将“岗、课、赛、证、创”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形成“岗课赛证创”协同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较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并取得良好成效。
商品混凝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
韩长菊, 杨晓杰, 刘雪娥
2022, 38(5): 71.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4
摘要
(
15
)
PDF
(2087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的有机融合。分析了商品混凝土课程的概况,设计了课程的思政元素。根据课程内容,融入了青藏铁路等典型工程的建设、吴菊珍等混凝土前辈的故事、中国水泥的发展历史、混凝土质量事故案例、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措施、砂石骨料产业模式掺合料和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敬业精神、文化自信、责任心、不怕困难的品德。工匠精神和环保意识。最后,对商品混凝土课程思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评价理论视角下外语教材思政元素分析——以高级英语课为例
王婧讳, 任小艺, 李雪梅
2022, 38(5): 7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5
摘要
(
16
)
PDF
(1026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背景下,挖掘外语课程思政元素,尤其是外语教材课程思政元素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理论能够将文本中潜藏的意识形态揭示出来,通过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分析文本,试图挖掘外语教材文本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证明评价理论对挖掘外语教材文本中思政元素的可操作性和使用性。
“三全人”视闯下专业课全过程思政教学实践探析——以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余珊珊, 陈强
2022, 38(5): 81.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6
摘要
(
15
)
PDF
(1021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高校现行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主要倾向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价值点,或者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实现育人,出现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结合不紧密、专业教师提炼思政元素难、课堂设计生硬、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等问题。以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全过程思政,找到了以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一教学方法一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的整体革新,实现知识、技能、能力、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并提出课程思政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双向同步培育功能,以期为其它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physical literacy 的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衔接构想研究
王聚安, 柳光磊, 陈 涛
2022, 38(5): 86.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7
摘要
(
13
)
PDF
(1110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归纳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街接现状以及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以此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结构式访谈法深入分析了当前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街接现状:认为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街接现状并非良好,经历整个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大学生是其真实写照; 提出建立以 physicalliteracy 为顶层设计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街接路径。
政治、法律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问题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申 颖, 龙丽波
2022, 38(5): 91.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8
摘要
(
15
)
PDF
(1032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贫困是一个亘古常新的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作为思想指导,牢记使命带领人民群众从实践中探索国家减贫路径,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反贫因斗争的伟大成就。后脱贫时代。中国反贫困形势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贫困人口状态脆弱性突出,分布特征以散点化、高流动性为主针对新发展阶段的相对贫困治理难题,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以及党对相对贫因治理的全面领导加快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的传播及价值意蕴——以图像媒介为例
许文丽, 隋鹏蕾
2022, 38(5): 97.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19
摘要
(
17
)
PDF
(1029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像媒介在推动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功用,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中央苏区时期,受主客观条件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程曲折艰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巧妙地借助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的图像媒介来承载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基本主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的广泛传播,对中央苏区革命建设的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红色经典歌曲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张 敏, 李 斌
2022, 38(5): 103.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20
摘要
(
75
)
PDF
(1030KB)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经典歌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歌曲的样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意涵,彰显了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红色经典歌曲所蕴含的特点和历史意义,弘扬其在新时代特有的价值。
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以哈尼族地鼓舞为例
杨康贤
2022, 38(5): 109.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21
摘要
(
22
)
PDF
(1019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地鼓舞作为哈尼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哈尼族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显现,极具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资金和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哈尼族地鼓舞自然退化日趋加剧.因此,多管齐下推进哈尼族地鼓舞的保护和传承,对传承哈尼族文化根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适应性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和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纳西族神话叙事与仪式活动的互文研究
董文杰
2022, 38(5): 114.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22.05.022
摘要
(
20
)
PDF
(1023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话与仪式在产生之初就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神话的传承、神圣化、重述需要仪式这一载体,仪式的阐释需要神话作为文本依据与证明支持,这构成了两者之间的互文性。纳西族有丰富繁杂的神话体系,其中蕴含着古老的东巴文化,为纳西族多态的节庆仪式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合法化”诠释。通过对纳西族神话叙事与仪式活动进行阐述,分析神话与仪式的多种表现形态之间的互文性,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探索纳西族神话与仪式的关系,联系当下发现其在新时期的价值意义。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征稿简则
写作模板
版权协议
稿件评审单(自科)
友情链接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新闻出版署
核心期刊查询系统
中国记者网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知网
维普
万方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扫一扫,关注本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