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邹艳梅a,邹娅玲b,毛小凰a. 云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36(2): 48-. |
[2] |
杨永平a,张东明b,吕翠华a,王 敏a,赵文亮b. 中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衔接———全国测绘单位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4(1): 91-. |
[3] |
马 娟,张东明,吕翠华,聂俊堂,潘 萍. 专业更名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33(5): 92-96. |
[4] |
任莉平1,李 智2,原 源3. 新形势下云南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32(6): 39-. |
[5] |
张文莉,宋群玲,杨桂生. 高职院校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专业产业服务能力提升实践与探索[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31(3): 96-102. |
[6] |
蒋小华, 卢永忠. 借鉴德国“双元制” 模式 创新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4): 58-. |
[7] |
王军德, 王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测量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1): 77-81. |
[8] |
周惠群, 杨晓杰, 宋丽瑛, 韩长菊, 朱 波, 张育才. “123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29-32. |
[9] |
. “四双”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以冶金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33-35. |
[10] |
刘光伟. 高职高专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规范(标准) 研究———以昆明冶专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41-45. |
[11] |
高红武, 李 然, 梁 红, 余良谋, 苏锡南, 徐 静. 示范重点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46-49. |
[12] |
陈国平, 郭昆林, 王 敏, 葛俊洁, 曹 勇.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GIS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76-79. |
[13] |
尹 晟a, 郭宏海a, 罗玉梅a, 宋 伟b, 李亚筠a.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4): 66-68. |
[14] |
王瑛淑雅. 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3): 88-91. |
[15] |
周 慧, 李耀平, 代祖良. 德育工作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2): 6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