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江南. “一带一路” 视野下中国高职高专东南亚语种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 35(2): 68-71. |
[2] |
别敦荣.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性与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研究》书序[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4(6): 1-. |
[3] |
吕翠华,张东明,马娟,李亚筠.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32(3): 79-84. |
[4] |
周霞霞,王庆春.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32(2): 39-. |
[5] |
叶加冕a,杨丽芳b,陈智刚b,杨国富a,梅 新a. 云南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31(4): 5-. |
[6] |
蒋 晖, 杨红卫. 论以制度建设推动云南职教集团发展[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9(4): 12-15. |
[7] |
欧 龙. 高职高专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8(5): 73-. |
[8] |
杨国顺. 论云南热职院教育科研体系的构建机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8(2): 15-. |
[9] |
乐 莉a,丁世婷a,毛 颖a,余宇楠b,杨照坤c,尹冰晶d. 区域经济影响下的云南高等职业教育[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6): 46-. |
[10] |
丁世婷a,乐 莉a,毛 颖a,余宇楠b,宋秀梅c,尹冰晶d. 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以云南省10所高职院校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6): 51-. |
[11] |
杨国顺. 推进高职院校融入“桥头堡战略” 的对策———以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4): 75-. |
[12] |
郑琳玲, 马洪品. 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2): 23-26. |
[13] |
. “四双”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以冶金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33-35. |
[14] |
梁 颖a, 谭红翔a, 徐 捷b, 郭金萍a. 试论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多层次保障机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181-183. |
[15] |
杨云会a, 李忠泽a, 刘 萍b. 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云南高职教育发展[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4): 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