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江涛. 简论新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方向[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4(6): 31-. |
[2] |
潘亚姝,朱丽芬. 云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4(6): 35-. |
[3] |
金志辉. 平法识图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改革[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33(5): 101-104. |
[4] |
武光丽,陈春华. Photoshop课程改革研究初探[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 33(3): 98-. |
[5] |
李 源. 高职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课程改革[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32(5): 91-94. |
[6] |
滕 瑜, 宋群玲, 蔡川雄, 李瑛娟. 提高高职实验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改革—以炭素加工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30(5): 81-84. |
[7] |
陈春华, 杨永锋, 张 玮, 何云梅. 高职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30(5): 89-92. |
[8] |
罗林燕a, 余 燕b. 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探讨[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30(2): 49-. |
[9] |
欧 龙. 高职高专地籍与房产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8(5): 73-. |
[10] |
张 帆, 黄 玮, 佟云峰. 德国“双元制” 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探析[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2): 50-53. |
[11] |
周惠群, 杨晓杰, 宋丽瑛, 韩长菊, 朱 波, 张育才. “123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29-32. |
[12] |
张东明, 吕翠华, 徐宇飞, 李 明, 李云晋, 葛俊洁.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示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36-40. |
[13] |
高红武, 李 然, 梁 红, 余良谋, 苏锡南, 徐 静. 示范重点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46-49. |
[14] |
徐宇飞, 张东明, 马 娟, 肖建虹, 张伟红. 工学结合模式下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71-75. |
[15] |
韩长菊, 张育才, 梁 旗, 刘 萍.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操作课程教学设计[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6): 9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