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教育理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出版日期:
发布日期: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14XJA880004)。
Online:
Published:
摘要:
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阶段意味着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应该提倡新的思维和认识。对相关文献进行浏览、分类和筛选,从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教育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基于内涵建设的政策背景,提出高职院校应该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将高等职业教育置于系统管理的角度进行评价,以及积极推动动态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内涵式发展, 动态评估
Abstract:
Theconnotationdevelopmentstage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eansthatnewthinkingandviewsshouldbeadvocatedinunderstandingtheeducationquality.Theauthorhasbrowsed,classifiedandselectedrelatedliteratures,andthenanalyzedthemfromtheaspectsofvocationaleducationqualityconnotation,influencingfactorsofeducationqualityandeducationqualityevaluation.Onthebasisofpoliticalbackgroundofconnotationconstructio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reproposedtoestablishcorrectqualityconcep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evaluat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systemmanagement,activelypromotethedynamicteachingdiagnosisandimprovesystem.
Key words: 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educationqualityevaluation, connotativedevelopment, dynamic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G718.5
周霞霞,王庆春.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DOI: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16.04.009 .
0 / / 推荐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Ris|BibTeX
链接本文: http://kmyzxb.magtech.com.cn/CN/doi:10.3969/j.issn.1009-0479.2016.04.009
http://kmyzxb.magtech.com.cn/CN/Y2016/V32/I2/39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赵中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J].外国教育资料,1997(5):12-15.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国家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46-49. [6]郭扬.监控与评价———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王全林.教育质量观与教学成果质量关系的探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3):11-14.
[8]吴鹏.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合理性及其局限[J].江苏高教,2001(4):37-39. [9]卢晓中.高等教育的新质量观[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3):3-5. [10]魏华飞,方文敏.高校顾客满意度内容体系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28-29. [11]李汝贤.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0):121. [12]邢天才.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的构建[J].评价与管理,2006(4):41-46. [13]王新叶.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10(4):31-35. [14]贾定良,余秀兰.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及其对策分析[J].上海高教研究.1997(12):51-53. [15]张伟江,李亚东.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质量保障与评估———上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体制创新与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70-75. [16]周蔚.开放大学需要多元、开放的评价[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7-9. [17]刘俊学.服务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0l(4):40-42. [18]张耀嵩.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完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58-61. [19]徐静茹,郭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政策发展探析[J].职教论坛,2013(25):21-24. [20]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21]傅兴国.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88(1):79-81. [22]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7):7-10. [23]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6. [24]王战军.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7(2):1-5. [25]田喜洲,王晓漫.在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7(5):126-128. [26]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7]李泽或,陈杰斌,黄海群.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新探———基于资源利益相关者及其诉求[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8):21-25. [28]蔡建国,全沅生.基于服务理念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6(7):32-33.